破解育儿焦虑的神器,美国妈妈都在学的《RIE育儿法》

2022年02月09日
我认识很多学霸父母,育儿公众号关注不低于十个,敏感期、正面管教等育儿理论信手拈来,怀孕就开始听莫扎特,孩子一出生坚持做被动操,游泳按摩抚触,每周两次早教风雨无阻,一岁开始英语启蒙,育儿讲座场场不拉下,付出的心血之多,甚至都可以去考个幼师资格证。

我认识很多学霸父母,育儿公众号关注不低于十个,敏感期、正面管教等育儿理论信手拈来,怀孕就开始听莫扎特,孩子一出生坚持做被动操,游泳按摩抚触,每周两次早教风雨无阻,一岁开始英语启蒙,育儿讲座场场不拉下,付出的心血之多,甚至都可以去考个幼师资格证。

[世界完全被孩子占据,当兵荒马乱的生活回归宁静之时,回头找找,却丢了自己。]

我也认识很多“佛系”父母。他们秉持顺其自然的理念,对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嗤之以鼻。只想让孩子快乐地长大,不抱有太大的要求。笑称夫妻俩就是学渣,没有学霸的基因。时常也会头疼,自由和尊重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孩子吃饭必须看ipad,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批评好像没有效果,为什么现在养个孩子这么难?

[育儿就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升级打怪,打通一关还有一关,无穷无尽永不休止。]

作为一个早教老师,我的职业就是消化各种育儿焦虑。从业十年的时间,我累计深度接触超过三千多个爸爸妈妈,找我倾诉她们的育儿焦虑。这些年,我学习了很多育儿理论。和大多妈妈一样,越学越焦虑,当妈太难了。直到我遇到了RIE,她仿佛是一个慈祥的老者。在面对我妙语连珠噼里啪啦提出的问题之后。不动神色轻轻地安抚着我,告诉我“孩子!你应该轻松一点,在你不知道你该怎么做的时候,你该停下来观察一下,等待他一下。”

学习RIE之后,我的心态逐渐变得平和。突然意识到,不管是老师还是妈妈,当你开始焦躁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了。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宝宝。

美国前白宫发言人迪·迪·梅尔斯作为一个妈妈,学习和使用过RIE教育理念后,感叹道:“我认为RIE应该成为一个国家计划,这样整个国家的父母们都能拥有我的家庭所拥有过的的机遇。” 


被誉为殿堂级的科学育儿理念的RIE,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入到幼儿教育中,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高端幼儿园所普遍都在使用RIE的育儿理念,那到底什么是RIE,她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RIE,也许你会发现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应该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相反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乐趣呢!




RIE是什么?



RIE是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的简写。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通过教学、支持和指导改善婴幼儿看护和教育的质量。这一组织所奉行的育儿理念被直接称之为RIE育儿法。



RIE由美国幼儿专家Magda Gerber和儿科神经专家Tom Forrest博士在创立。Magda Gerber通过自己的两本著作《Dear Parent》和《Your-Self Confident Baby》,以及大量的演讲、文章和培训,使得RIE育儿法逐渐为人所知,目前风靡世界,被誉为“殿堂级的育儿教育理念”。


尊重是RIE的核心和基础,尊重意味着即使是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也要将他当成是独一无二的人,具备自我决策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物体或者一无所知的婴儿。RIE帮助我们从幼儿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并教给我们以关心和尊重的方式回应幼儿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RIE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个自信、有安全感、有能动性、有好奇心、善于探索、内心平静而专注的孩子。尊重,回应,合作是RIE教育理念的三大互动原则。




RIE教育原则

相信婴幼儿具备自我驱动,自我开拓和自我学习的能力。RIE理论认为,所有的婴儿天生具有好奇心,以及愿意积极进取,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成人去时时刻刻指示、教导或提点他们。如果我们选择相信宝宝的能力,我们将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安心,因为我们的宝宝会让我们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配合,而且他们完全有能力自我发展得很快乐、充分和良好。我们并不需要焦虑和比较。

一个安全的环境是说,哪怕你需要离开宝宝让他独自玩耍(不是把他扔下一个人,你可以随时回来),他也可以毫发无损地安全进行探索。因此,在宝宝活动之前,我们得蹲下来趴下来,用婴幼儿的视角去观察这个环境,有什么隐患是我们成人的角度容易忽略的,会不会有不安全的容易引起窒息的小东西在角落没有被发现。


我们不应该中断宝宝的探索过程。当婴幼儿的探索过程不被中断的时候,他们越容易发展专注力和探索心。当宝宝玩耍的时候,他不只是单纯地摆弄对象。他正在学习,对特定对象的形状,质感的观察和思考,对因果关系的发现和探索,以及他在学习如何影响特定对象。让宝宝决定他想不想把玩特定玩具(也许那一刻比起把玩玩具,他更想趴在地上,看着阳光下的灰尘颗粒),什么时候把玩,把玩什么样的玩具,他想用这个玩具做什么,想玩这个玩具多久。


每天给宝宝一定的时间让他自由发挥,自我探索,从一出生就开始慢慢培养,很多婴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将会很让我们意外。同时,这种专注还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探索,自我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时候当我们带宝宝出去和同龄婴幼儿聚会,我们或许会很希望宝宝“有所表现”,但可能我们的宝宝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坐在你大腿上,观察其他孩子,而不是走出去或者欢呼雀跃。我们不需要焦虑,不需要下定义,这个交流过程没有任何议程,我们只需要等待,等宝宝准备好了,他会自己决定何时离开父母和特定的对象玩耍。


这道理就和宝宝的翻身动作一样。当我们的宝宝突然有一天翻身了,是表示他已经准备好了,而我们的宝宝在聚会的时候选择了安静,那么我们也无需督促和引诱宝宝和其他孩子互动。让他自由选择。

让孩子成为日常照料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而不是让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看护过程不只是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换尿布,洗澡或喂食。这个过程可以是很亲密的,这可以是一个愉快建立彼此良好亲子关系的机会。这个看护过程是你和宝宝一起合作、共同去完成的过程,也可以成为语言学习的机会。

当我们做得越多,越是忙碌,就越要小心,因为我们可能忽略了宝宝的真实需求。通过观察宝宝,你会体会到他的细微的或许并不容易被察觉的好处,欣赏到他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学习的过程。观察和“用眼睛去看”是非常不同的。观察的过程需要你去安静自己,剖析场景,要有耐心,当成是第一次看宝宝那样去端详他。这需要不断地练习,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看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事情。放下一切杂念和固有观念,通过静静地观察宝宝,在他的床上,在你的怀里,在爬行垫上,你会更好地了解他,欣赏到很多额外的细节。

设定明确的限制,并且通过对孩子提供一致的协调的帮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安全,以及让孩子明白限制和期望。有时候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们设立的规则,但我们仍然需要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让孩子明白规则的作用和意义,直到孩子终于内部接受和消化,产生自律行为。


当然,一个独裁的父母可以很容易并且很迅速地获得其所期望的结果,让孩子明白规则和限制。但是代价是什么?是不是亲子关系呢?!这是没有必要的,这也是对独裁父母的一种惩罚。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RIE呢?



我听过很多妈妈跟我说,我真的好累啊!每天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已经要了半条老命,还要兼顾他的早教,读绘本,玩游戏,像一个陀螺仪一样晕头转向。而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焦虑来源则是隔代教养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么累呢?原因是我们把养孩子、教育孩子和学知识等都当作独立的事。RIE里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育养”理念。马格达·格伯和艾米·皮克勒认为,父母或所有承担照顾婴幼儿责任的人(保姆,老师)都必须谨记:教育应该伴随着照顾行为的每一刻。我们应该在照料他们的同时教育他们,在教育他们的同时照料他们。如果这些令人头疼的家务活都能变成充满意义的教育活动,养娃将会多么轻松。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换尿布。

我们一般是怎么做的呢?当我们打开纸尿裤,看到粪便和尿液,是不是想着“让我们迅速结束吧!”然后我们看宝宝在扭动身体,就迅速塞一个玩具给宝宝,三下五除二换尿布,洗屁股,穿上尿不湿还有裤子。结束了,宝宝还在啃自己的玩具,还在东张西望。我们只会在宝宝很烦躁的时候说,“宝宝,没事没事,换完尿布就可以去玩啦!”


我们给宝宝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呢?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家务,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行为接受者,而非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从一开始照料者就破坏掉了孩子的合作性。

用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以求快速完成,破坏掉了他的专注力,教会孩子需要找乐子。最后导致每一次换尿不湿都需要去找更好玩的乐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容易上瘾,大人也是筋疲力尽。


如果把它当成“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历”,投入尊重的,积极回应,双向互动的情景,你将收获一个专注参与并和你配合的孩子,获得更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

做好准备,专注开始尿布,水,纸巾,垫巾都各就各位,同时关掉手机排除杂念。让宝宝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以及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不被干扰。


先跟宝宝打声招呼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和宝宝说一声。叙事过程是你和宝宝建立互相信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帮助你专心集中在处理和宝宝相关的事情上,而不是想着工作或者其他的事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询问下宝宝是否愿意配合,直视他的眼睛和他说话,或者作出手势和他交流。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宝宝的每一次配合后感谢他若宝宝还没学会配合,也不要着急,那我们就多几次的训练直到孩子明白。时间久了,孩子们对于换尿不湿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身体感知意识,尿了会主动表示不舒服需要换尿不湿。在换的过程中,还会主动揪着衣服,事后把自己的尿不湿丢进垃圾桶的主动意识。

这其实只是RIE理念实践化的很小一部分,大家值得去试试。一个孩子每天需要换4~5片尿不湿,这样循环往复,我们错过了多少教育的契机。当你用尊重的眼光去把孩子们当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脑袋空空的小可爱。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可以如此配合协作,如此的能干。

RIE养育法,帮助我们从宝宝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并教给我们很多以关心和尊重的方式回应宝宝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正如玛格达·伯格说的:“我们应该在照料宝宝的同时教育他们,并在教育他们的同时照料他们”!


猜您喜欢

预约体验课程
免费预约
体验课程
*我们将对你的信息绝对保密,请放心填写